经典语录
做一个工匠很容易,难的是点点滴滴的积累和持之以恒的坚守。
电力抢修是雪中送炭、救人危急的事干着光荣。
最欣慰的事,莫过于看到万家灯火亮起来,这是我的初心,也是一代代电力工人的初心。
张黎明,是国家电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配电抢修一班班长,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工作31年来他始终奋战在电力抢修一线,被誉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典型代表。是天津市电力系统惟一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一线工人。被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并获评创新型一线劳动者的优秀代表。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张黎明在电力抢修岗位上至今完成故障抢修作业近2万次,从未出现安全事故。做好故障抢修,技术要精、地理也要熟,张黎明道出了自己的理解。工作31年来,张黎明累积在工余时间巡线8万多公里,亲手绘制线路图1500余张,梳理分析上万个事故隐患,才练就了这一身电力维修的绝活。作为“蓝领创客”,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先后实现技术革新400余项,20多项填补电力行业空白,创新成果经济效益超过1亿元。他带领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十年如一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用爱搭起了企业与群众的“连心桥”。张黎明在看似平凡的工作中彰显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
秉心传承 坚守一线
张黎明刚参加工作时发生的一件事,对他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时遇上大韩线一条22万伏高压线路一个绝缘子遭雷击,张黎明随两位师傅前去带电抢修。他们赶到现场才发现,铁塔在水塘中央,操作员的身上和工具是不能沾上任何水星的。当时正值深秋,寒气袭人,年近五旬的两位老师傅立刻跳进泥塘,站在冰冷刺骨的水里,肩扛着梯子,让作业的师傅从上面过去。他说:“当年老师傅们为了工作的奉献精神,给我的震撼一直在心中。”在之后的工作中,每当张黎明遇到困难的时候,便想起两位老师傅。
2016年11月20日天津大雪,当晚一个小区忽然停电了,不到半小时,张黎明的抢修车赶到小区,火速排查后发现是一段埋在地下的电缆出现故障,需要爬到电线杆上将相应刀闸断开进行隔离。可电线杆已经在风雪中结冰,难以攀爬。“不行也得上!”于是张黎明和其他两名队员用叠罗汉的方式搭起了一座“人梯”,托举操作人员作业,张黎明带着队员在风雪中挺立了20多分钟,直到故障被排除。面对困难“我”先上,张黎明继承的是老一代电力工人的优良传统。
“父亲一直和我说,把活儿干到位是工人的本分。”张黎明出生在工人家庭,父亲是老共产党员,即使是在父亲病重期间,也要求张黎明不能耽误工作。
2012年7月26日,天津地区遭遇6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当时张黎明正在病房陪伴病危的父亲,“这么大的雨,一定有灾情,你就不要陪在这里了。”老父亲的敏锐与坚定给了张黎明力量。他留下前来送饭的妻子,毅然赶到抢修班,刚进门就接到新港四号路港39线路电线断落的故障电话,立即出发赶往现场。
在人们的印象中,张黎明的工装一年四季都穿在身上,而据他妻子介绍,他在家也是身着工装,方便随时投入工作。30多年中,张黎明24小时待命,电话从未失联,工作后的31个除夕有一半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为的就是第一时间冲到抢修现场。
创新前行 孜孜不倦
在一线的时候,张黎明脑子里一直有创新这个观念。
“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就是一种创新。”张黎明表示。为了让一线电力抢修工人们工作起来更安全便捷,2011年张黎明成立了创新工作室。由他主持发明的带电作业机器人“钢铁侠”可以替代人工进行高风险,高强度,高空带电作业。“带电作业称得上电力行业最危险的专业,有了‘钢铁侠’,今后就可以让机器人代替人在电网上做‘微创手术’了。”张黎明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在天津市电力系统大力推广的一种特殊手提箱,就是张黎明团队创新发明的拉杆式“急修BOOK箱”。这种新型工具箱,就如同一本“工具书”,将工具和常用备件分门别类地放在适当的“页面”上,成了抢修一线员工必备的随身“宝贝”。
“张黎明创新工作室”成立以来,诞生了大量创新成果,实现技术革新200余项,11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一批高素质人才也从这里涌现,151人提升了技能等级。
“创新让工作更快乐。”张黎明时常用这句话勉励同事、徒弟们。“跟着黎明师父觉得挺幸运的。”徒弟吕涵说,张黎明带徒弟从来都是毫无保留地传授技巧,用他的话说是“掰开了揉碎了”讲,生怕徒弟们听不懂。他的徒弟们也沿着他的脚步,成了电力专业的领军人才。
张黎明用实际行动有力诠释了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为人民服务 润泽人心
“马上到!”听到张黎明这句熟悉的话语,居民焦急的心立刻踏实了起来。有叫必到,群众相信他,这是居民们对张黎明最多的评价。张黎明是各个服务队中第一个向居民公布手机号码的人,从此他的名字就一直被印在社区服务卡的第一个。
只要提到张黎明,70岁的陈雨兰大娘总是热泪盈眶,“居民屋子里灯坏了,路线坏了,他都能够及时处理,更换的物品,他自己出钱买,年年如此。”
有求必应,有难必帮。黎明党员服务队,成立11年以来,秉承“黎明出发点亮万家”的宗旨,仅张黎明抢救危重病人,走访慰问军烈属、残疾人、空巢老人,帮助失学儿童,就为社会公益义务奉献了1万多小时。他带领党员服务队为11个社区150余户老弱孤残户建立服务档案,结对帮扶,累计开展志愿服务近万次。张黎明常说,做志愿服务尽管不是本职工作,却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紧紧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