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由科技部,工信部等部门指导,苏州市人民政府等主办的2019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在苏州召开,来自全球1000多个人工智能产品和应用方案集中亮相,吸引了中央、省级多家媒体关注。
苏州智博会上,一站式出行平台滴滴出行推出了“群雁”智能出行平台,该平台基于滴滴海量交通数据、先进的的云计算能力,致力于用技术改善大众的出行体验。而平台的智能安全应急指挥系统、供需预测系统等引起了媒体记者和参观观众的浓厚兴趣。央视记者以“人工智能为安全保驾护航”为主题对该平台进行了集中报道。
据央视报道,本届智博会的主题叫见智,见未来。会场上大量的人工智能产品为观众描绘出在人工智能发展下,未来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而其实在当下,已经有大量的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人工智能应用在为人们的生活安全保驾护航。比如一站式出行平台滴滴出行在全国推行的群雁智能出行平台,集智能车载系统、智能安全应急指挥系统、供需预测、城市交通大脑等多项AI能力与一身,通过警企合作对接数据、行程中录音、大数据轨迹分析等数据的综合运用,分别针对行程前、行程中、及行程后开展全程的安全监测守护。
据了解,滴滴出行对司机、车辆的准入有着严格的要求。车主注册时需提供真实有效的身份证、驾驶证和车辆行驶证,需通过背景筛查,防止可能威胁乘客安全的人员进入平台,同时要完成人像认证,司机每天首次出车前都要进行人脸识别,接单间隙还会随机抽检,严防冒用他人身份注册、私换驾驶员接单等行为。
滴滴出行首席技术官张博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就现场演示了司机的人脸识别功能。张博打开一位滴滴司机的司机端App,尝试通过人脸识别后接单。在经过多次的点头、摇头之后,均显示识别失败,无法上线接单,而这位司机经过一系列识别后,顺利通过审核上线,这就保证了司机、车辆的一致性。
滴滴的行程保护还不止这些,号码保护、行程分享、一键报警、录音录像等全方位对司乘安全提供保障。依托于平台的语音技术、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预测等能力,滴滴还构建了驾驶安全平台,能基于传感器、GPS、车载视频等多维度的交通、驾驶数据尝试性对司机的疲劳驾驶、分心驾驶、超速、急加速、急转弯、急刹车等危险驾驶行为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作为辅助管理手段,教育、引导司机改变驾驶习惯,让驾驶更安全。
滴滴发布群雁智能出行开放平台全面开放平台AI能力
滴滴CTO张博发布群雁智能出行开放平台,宣布将滴滴积累的AI技术、服务、算力以及多元化的解决方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
据张博介绍,群雁智能出行开放平台将全面对外开放滴滴的AI基础平台、AI服务与能力以及滴滴在出行领域积累的解决方案,重点面向城市交通管理者、智慧交通企业、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企业开发者及技术极客、高校及科研机构、社会机构、公益组织等提供定制化开放服务。
其中,在AI基础平台方面,滴滴将集中对外开放自身机器学习平台、弹性推理服务,并积极对外进行软件开源,加快推进盖亚数据开放计划,向学界提供真实脱敏数据,共同推进出行领域前沿科学研究。
在AI服务与能力开放方面,滴滴将集中对外开放其在语音、图像、自然语言处理、场景感知、地图、出行安全等领域的技术和服务能力,相关技术服务已经成功赋能汽车、城市交通、物流、金融、IoT等领域。
在解决方案层面,滴滴将对外开放共享出行、智能交通工具和智慧交通三类智能出行解决方案。
“滴滴是提供共享出行服务的平台,我们鼓励用户把出行资源与他人共享,提升城市出行效率;滴滴也是共享出行技术的探索者,我们将持续大力投入AI基础研究,加速技术和经验开放,帮助更多行业合作伙伴快速实现AI升级,共同用AI科技引领出行变革”,张博说。